刘翠青(右)和徐冬林
江语嫣
冯攀峰
谈玉娇
王家超
卞敬(左)
东京残奥会如火如荼。中国运动员经常在各种比赛中发挥出色。他们用坚韧诠释生命的力量,展现对运动的热情,用真诚讲述友谊的故事。
激发勇气,带来自信
“体育改变了我!”夺得女子200米T37短跑金牌后,中国姑娘温晓燕笑着说道。
24岁的温晓燕患有先天性左肢功能障碍。 2014年,她进入湖南省残疾人田径队,走上了体育之路。对于残疾人来说,练体育比正常人需要更多的汗水,但为了心中的梦想,温小燕为了备战残奥会,一直坚持说自己已经快两年没有回家了。
温晓燕说,运动让自己更加积极阳光,身体变得更有活力,可以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三年前,她也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这次残奥会争夺金牌和银牌的运动员,很多都是温晓燕的同学。
许多残疾运动员表示,正是运动激发了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在女子400米T11决赛中,盲人选手刘翠青成功卫冕,打破了自己的残奥纪录。帮助刘翠青实现梦想的是徐东林的向导。 8年来,他是刘翠青在田径场上的“眼睛”,帮助刘翠青克服恐惧,在田径场上“飞翔”。
“我帮助刘翠青实现了她的梦想,她也延续了我的梦想。”徐东林说道。一根10厘米的铅绳成为比赛中两人之间的纽带。在一起工作了8年,两个互相信任、互相充分了解的人,已经有了亲人的感觉。
举重赛场上,第四次参加残奥会的刘磊一举夺得男子65公斤级比赛金牌,连续四次夺得残奥会冠军。谈到运动对他的影响,他说运动让他更加自信和积极。
“虽然在别人眼里有一些悲惨的经历,但我可以更阳光、更美好地观察这个世界。”刘磊表示,身体残疾可能是不幸的,但出生在一个美好的时代确实是幸运的。 “如果中国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没有和平、稳定、繁荣、繁荣的环境,我怎么能站在讲台上?”
残奥会铁人三项运动员王家超也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他参加了前3场比赛的游泳比赛。几年前从省队退役后,他转战更具挑战性的铁人三项。三项——从游泳、骑车到跑步,为备战残奥会,每周最多30小时的训练。
王家超年轻时因意外失去了左臂。他说,因为身体残疾,一直自卑。即使拿到残奥会游泳冠军,我还是有自卑感,但铁人三项让我逐渐乐观起来。参加世界各地的国际比赛,与海内外“铁友”相识相助,王家超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毅力和自力更生
勇攀高峰——与他同名的冯攀峰在乒乓球男单三级决赛中连续四次夺得残奥会冠军。自2008年北京残奥会以来,冯攀峰不断攀登人生的更高高峰。
冯攀峰从小就因为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 11岁那年,他拿起了乒乓球拍,从此爱上了这项运动。冯攀峰说,小时候训练条件艰苦,冬天没有暖气,坐在轮椅上活动范围有限,身体热不起来,手上还长了冻疮。
艰苦的环境并没有阻止对运动的热情和坚持。在冯攀峰看来,人生的开始,他无法选择,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选择了一个充满阳光的生活。
参加本届残奥会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半数以上的选手年龄在30岁以上,半数以上至少参加过两届残奥会。老剑的背后,是不变的爱和日复一日的修炼。
56岁的赵平是本届残奥会年龄最大的中国运动员。 30多岁的时候,他因一场事故而截瘫。乒乓球一开始只是用来辅助康复的,但赵平在乒乓球台上渐渐找到了自信和快乐。
一方面是身体残疾,另一方面是年龄的增长,这给赵平的日常训练准备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这位乒乓球老将相信坚持的力量。
“如果我可以,其他人也一样。我希望通过残奥会阶段,我可以向大家展示残疾人的自力更生和自力更生,鼓励更多的残疾人积极锻炼身体,融入社会.”赵平说道。
老将的坚持让人泪目,少年的勤奋也值得点赞。
东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00后”选手王晓梅在女子自行车C1-3 3000米个人追逐赛中获得银牌。第一枚奖牌。
由于先天性脑瘫,王小梅的左肢僵硬。教练表示,王小梅不是好种子,而是后天努力脱颖而出。由于身体残疾,摔跤在自行车训练中司空见惯。在一次公路训练中,王小梅在急转弯时掉进下水道,伤到了脸颊和眉骨,但她只是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并没有安慰教练。
文章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网址: http://www.tykjwxtbzz.cn/zonghexinwen/2021/0901/751.html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投稿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编辑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版面费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论文发表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