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ISSN:1005-0256
CN:11-3262/G8
语言:中文;英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194399997591972
被引频次:40204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体育
期刊热词:
体育科技,体育,大学生,高校,教学,运动员,体育教学,体育科学,体育锻炼,篮球,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体医融合研究现状分析及思考

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14:4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健康事业发展过于依赖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医药制造业各要素投入,造成国家和个人医疗开支大、负担重,国民健康状况却依然堪忧;健康行业发展的狭隘化与局限性,全

长期以来,我国健康事业发展过于依赖以疾病治疗为主的医药制造业各要素投入,造成国家和个人医疗开支大、负担重,国民健康状况却依然堪忧;健康行业发展的狭隘化与局限性,全民健康事业不可持续[1]。体育与医疗的融合发展正推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健康革命[2]。正确并系统地认识体医融合,了解其融合模式与发展方向,是推进健康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基础工作。

1 体医融合的概念及推广意义

体医融合即体育和医学结合,指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医学营养、健康评估、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的集合。二者紧密结合,互补,互渗,互促。更多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相互关联和结合[3],是两者的有机融合,运用医学严谨的思路和方法,使体育运动更加科学和合理,真正发挥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有利作用[4]。当前,我国人口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疾病致健康寿命缩短,生活质量降低,国家卫计委发言人毛群安在2008年召开的“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总编座谈会”上谈到:“中国人一生的健康投入60%~80%都花在临死前1 个月的治疗上”[5],所谓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可见以预防促健康最高效。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离不开专业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指导,“体医融合”的推广不仅最大程度节省人力物力,还能优化资源配置,高效安全地完成全民健康的目标。

2 国外体医融合发展现状

2.1 基础理念的提出与完善 18~19 世纪,医学界的重点集中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方面,运动处方已在欧洲医学理论和实践中占据重要地位[6]。19 世纪,英国开始盛行将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成为重要的教育思想[7]。1920年,温斯洛首次提出“健康促进”概念,主张通过开展个人卫生教育和健全社会机构职责,应对各种危险因素,以维持和增进健康生活。200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关于健康运动指导员知识和技能审定机构的认证规定(厚生劳动省2001年第98 号令)》,积极提倡“体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8]。2007年底,美国医学会和运动医学会联合提出“运动是良医”的理念[9]将“体医融合”思想推向了高潮。

2.2 相关组织的成立与设施的建设 国际运动医学学会于1928年在瑞士联邦的圣莫里茨成立。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国运动医学学会、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的交流,以促进运动医学的研究、教育、临床实践和改善各年龄群体的健康与运动能力。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于1954年成立(最初命名为运动医学联合会)[10]。迄今为止吸纳了世界各地共计90多个国家,4.5 万多名临床医生、体质健康专家等在内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运动医学、运动促进健康领域的研究及其推广工作[11]。相关组织的建立为运动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体医融合”的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法国里尔综合体,不仅仅设有健康餐饮、酒店、购物等商业设施外,还设有2800 m2体育诊所康复中心[12];日本横滨国际竞技场,除了提供足球、健身、游泳等体育服务外,还开设了体育医疗中心[13]。不论是体育场所中开设康复咨询门诊,还是医疗场所设置功能运动室,都是体医融合的体现,场所和设施的建成也使人们的运动得到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患者也能够借助药品及医学治疗以外的手段得到身体机能的恢复和提升,这些都是“体医融合”优势的体现。

3 国内体医融合发展现状

3.1 政策的颁布与理念的形成 2002年,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全民健身写进工作报告,提出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至此,全民健身由“增强体质”进入到“健康促进”的发展阶段[14]。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强调体育对建设健康中国的突出作用,提出要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打破广大群众对健康中国内涵的传统观念[15]。政策的颁布与理念的形成对“体医融合”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3.2 相关推动措施 中国“体医融合”虽较国外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建立了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加入美国倡导的运动是良医项目。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2016年3月,江苏省首家体育医院综合门诊部落户常州奥体中心为国内场馆参与体医融合开拓新思路[16]。2017年8月北京体育大学举办了全国运动处方师培训班。2018年11月,在陕西西安召开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全球健康国际研讨会,并举办了“体育医学融合论坛”。2019年1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举办了第一期体能训练师培训班。一系列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学术论坛的召开,反映出中国“体医融合”发展的迅猛趋势。

文章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网址: http://www.tykjwxtbzz.cn/qikandaodu/2021/0727/723.html

上一篇:新时期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政策协同研究基于
下一篇:国内外科技类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