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期刊信息

刊名: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主办: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信息中心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ISSN:1005-0256
CN:11-3262/G8
语言:中文;英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194399997591972
被引频次:40204
数据库收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期刊分类:体育
期刊热词:
体育科技,体育,大学生,高校,教学,运动员,体育教学,体育科学,体育锻炼,篮球,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瑶族长鼓舞的文化演变

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2 17: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瑶族有着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致使文化之间产生交流、冲突、融合,这

瑶族有着璀璨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致使文化之间产生交流、冲突、融合,这个过程并不完全是文化特质的复制,而是社会文化层次的整合和演变[1-3]。瑶族长鼓舞是瑶族文化的符号。由于历史、环境和人文因素,瑶族传统文化大多是通过口口相传,极少有文字记载,因此探讨瑶族长鼓舞文化的演变对了解瑶族文化有很重要的价值意义。

1 瑶族长鼓舞文化的诞生

1.1 自然环境的融合

瑶族先祖为了躲避战乱长期居住崇山峻岭之中,这样的自然环境隔绝了瑶族和其他民族间的交往,但是形成了瑶族独特文化的基础。瑶族先民以狩猎采集、山间劳作为生,加之山地独特的自然环境这对瑶族长鼓舞动作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智慧的瑶族人民结合狭窄的山地环境将自己的生活中的动作转换成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现在长鼓舞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4]

1.2 生活方式的叙说

瑶族长鼓舞的是对瑶族人们生活方式的表述,从狩猎到山间劳作到建造房屋[5],瑶族人们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用舞蹈来表达,抒发当时的心情,并且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代代相传,致使瑶族舞蹈承载了瑶族人们生活方式的缩影。

1.3 宗教祭祀的呈现

瑶族发展的蒙昧阶段,族群内部认为万物都是有神灵主宰,而歌舞表演则是人、神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比如,瑶族重要祭祀活动“还盘王愿”,人们借助质朴、粗犷的舞蹈来展示对神灵的崇拜。正是瑶族先民对于宗教神明的敬畏崇拜之心,延续了长鼓舞的发展。

2 瑶族长鼓舞文化结构的变迁

文化变迁被人类学认为是文化的常态现象,一定时期的稳定和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则是绝对的[6]。文化变迁的实质是文化结构的改变。一般对于文化的结构研究,有二层次、三层次以及多层次学说 [7]。对于瑶族长鼓舞文化而言,物质层面的变化是能够被看到、被感知的文化层面,例如器具。制度层面的变化包括制度和行为的变化,例如表演形式和种类。长鼓舞功能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其精神层面[8]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记不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注定是魂无定所、行无依归。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14]。瑶族长鼓舞记载瑶族人民的生活实践和迁徙发展,刻录瑶族人民的神圣信仰和祖先崇拜,映射了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品格与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长鼓舞传承完好显示了瑶族同胞的文化认同,是维系全世界瑶族同胞的纽带,通过合同存异的表现形式不仅让人们感受身体的欢乐,精神的充实和情感的宣泄,也在长鼓舞中寻找归属认同,展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1 物质层面的改变:器具从传统到“精致”

物质层面的变迁是文化变迁中产生最早的,而器具的变化是文化变迁最直观的反映。长鼓舞最初的器具是舂杵和舂棍,为了方便将它逐渐改为了两头粗、中间细的形状,这就形成了长鼓的母体,但此时的长鼓较笨重,且不会鸣响,仅能进行娱乐活动。智慧的瑶族人民发现将树干掏空,做成长鼓形状蒙上兽皮,就可发出声音,因此瑶族古老的民族乐器—“长鼓”就此产生了 [9]

关于长鼓舞形状的描述,据古籍记载,铳鼓乃大长鼓的前身[10],在长期的流传演变过程中,鼓的形状有所改进;随着文化的变迁鼓又加上背带,把鼓挂于颈,即可拍打又便于舞蹈,完成长鼓由传统向“精致”,一鼓多形的演变。从表1可见,长鼓器具一鼓多形的变迁是瑶族长鼓舞变迁的缩影。

2.2 制度层面的改变:形式合而不同,绵延发展

瑶族有四大支系,分别为盘瑶支系、平地瑶与民谣支系、布努瑶支系和过山瑶支系,主要分布于桂、湘、粤、云、贵五省。瑶族的长鼓舞与族群支系有关,大致分为三种流派,祭祀盘王的“长鼓舞”多在盘瑶、平地瑶、民谣支系流传;欢度祝著节的“铜鼓舞”多在布努瑶支系流传;而纯粹用于祭典的“师公舞”在过山瑶支系流传较广[11]。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长鼓舞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迁。见表2。

作为以人的肢体进行传承的民族民间舞蹈,无论是不同民族的不同舞蹈形式,抑或是同一民族的同一舞蹈形式,都会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条件或需求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局限,在舞蹈风格上出现显而易见的差异。

表1 不同形状长鼓一览表

名称规格用途使用方法图片铳鼓特大长鼓、长大腰鼓、赛鼓长六尺(2米)或二丈(约6.67米)用于平地瑶祭祀或表演置于架子上或吊在大树上,用于三人表演,其中一人敲击,一人涂泥调音,一人调节绳索的松大长鼓横鼓花鼓根据使用者的身材制定,大约1米至1.2米用于排瑶祭祀或表演用红布带系住两头的“鼓颈”挂于身上,利用长鼓的高低声音变化来演奏黄泥鼓分为公鼓母鼓公鼓:腰细而长、体型轻巧、可边敲边舞,其音响声高;母鼓:腰粗而短、体型肥硕而笨重,其声响大而低沉用于坳瑶祭祀或表演公鼓因其鼓面小,使用之前可不涂抹黄泥,母鼓鼓面大,较容易受潮而疲软,因此每次使用之前涂抹黄泥,并在烈日下晒干黄泥而使鼓面绷紧小长鼓小番鼓小花鼓中间小,两端渐大,呈喇叭形,大约长70~90厘米用于过山瑶和土瑶祭祀或表演小长鼓小巧精致表演时一手持鼓腰、一手敲击,鼓声悦耳搭配舞蹈,舞蹈内容多表现瑶族建屋造房的过程短鼓短鼓长约50厘米用于配乐短鼓用于芦笙长鼓舞与羊角短鼓舞中,与芦笙、羊角等道具配合使用

表2 各地区长鼓舞表演一览表

地区瑶族支系长鼓舞类型表演时间过去现在表演形式广西金秀瑶山盘瑶支系—坳瑶黄泥鼓舞祭祀活动节庆活动或自我娱乐时一个母鼓配上两个或者四个公鼓的形式,母鼓为主导,指挥公鼓的鼓点和舞者的节奏,公鼓则以配合母鼓为主富川瑶县平地瑶支系芦笙长鼓舞(铳鼓搭配芦笙)祭祀活动时庙会,节日庆典长鼓使用瑶族特大长鼓,表演时与芦笙一起用于舞蹈伴奏,边舞边击打,气氛热烈,观赏性强。盘瑶支系打长鼓舞祭祖文娱活动现已失传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蔚竹口一带)过山瑶支系盘王长鼓舞还愿祭祀节庆活动在祭盘王“还愿”仪式中长鼓和锣鼓齐奏,伴有舞蹈,并由歌手伴唱《盘古歌》江华瑶族(漕滩一带)过山瑶支系芦笙长鼓舞还愿祭祀节庆活动表演者七人围方桌起舞,分别由吹牛角,打小鼓,打锣,吹芦笙和打长鼓组成。动作粗犷,场面热烈,流露出浓郁的山野气息。江华瑶族岭东瑶族过山瑶支系锣笙长鼓舞丰收祭祀调庙或节庆活动用锣、鼓、芦笙合奏的男子集体舞蹈,人数不少于12人,其中2人打鼓,2人吹芦笙、1人打锣还有手持道具之人,另有六位姑娘打着花伞进行歌舞。江华瑶族平地瑶聚集区平地瑶支系羊角短鼓舞丰收祭祀节庆活动7人组成的男子集体舞,领头手持牛角,另有拿羊角2人,持短鼓4人,边唱边舞互相穿插,并有笛子伴奏。广东连南排瑶过山瑶大长鼓舞(又称挨汪嘟)节庆活动节庆活动36套72演式每套动作均有若干动作组成,并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连山和乳源瑶族过山瑶小长鼓舞还愿祭祀节庆活动表演分为双人、四人或集体舞集中形式;舞蹈有二十四、三十六套动作,主要反映劳动生产和生活中的欢乐情景为主。云南盘鼓舞祭祀活动节庆活动云南瑶族盛行“盘鼓舞”以跳鼓为主,盘鼓为主奏乐器,由于云南瑶族常年迁徙,长鼓进入云南后逐渐失传。贵州榕江县盘瑶支系冬季长鼓舞还愿祭祀节庆娱乐人数不限,性别不限,主要在祭祀仪式的开坛请圣完毕后从江县小长鼓舞祭祀活动节庆娱乐比一般小长鼓更细,舞时左手持鼓腰翻转,右手拍击鼓面。

例如在20以内加法教学中,传统的教学采用死记硬背,强化记忆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各抒己见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想法,汇报时展示多样算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例如:教学9+4时,应允许学生各抒己见。有的把4分成1和3,用9+1=10,再加3等于13;有的把9当作10,先算10+4=14再用14-1=13。有的把9当作10,4当作5,用10+5=15,再用15-2=13.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2.3 精神层面的改变:功能从祭神到娱人

长鼓舞是瑶族古老且最为典型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代表作便是还盘王愿,表达瑶民对于神明的敬畏、感恩,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传承下的瑶族长鼓舞是盘王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长鼓舞也经历了跌宕起伏,新中国成立之前,瑶族地区部落长鼓舞盛行与各种祭祀活动中;《中国艺术史-舞蹈卷》中提到“明末清初人士邝堪若在《赤雅》一书中记载了祭槃匏之仪,颇为隆重,往往跳十几种歌舞节目,如“长鼓舞”“请师舞”[12]。可见祭祀活动的盛况。新中国成立之后文化大革命时期为了破四旧,除封建,瑶族长鼓舞受到重创,几乎再无人在表演长鼓舞,长鼓舞活动遭受封杀;改革开放以后,瑶族长鼓舞重新恢复,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长鼓舞虽然恢复但处于低迷时期,过去那种原汁原味的长鼓舞表演已经不复存在 [5]。今天,脱去祭祀的外衣的长鼓舞,艺术的特点越来越鲜明,长鼓舞用自己独特的形式已经登上了国家、国际的表演舞台,让长鼓舞走出瑶族、走向全国、走上全世界。

3 瑶族长鼓舞的价值延伸

3.1 瑶族活态文化记忆的符号

瑶族长鼓舞动作极具特色,粗狂中蕴含着阴柔,动静相宜,节奏强烈,群众性和感染力强。动作简单便于传播,群体舞蹈欢愉身心,而且“弹”、“扭”、“稳”、“矮”四大动作特征可以使全身关节、肌肉和初带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不同年龄阶层的人,都能达到锻炼身体、激发生命活力的目的。现如今长鼓舞的身影遍布广场舞、旅游歌舞表演、专业舞蹈比赛等场合;学校教育将健美操与瑶族长鼓舞相结合的民族健身操也得到一致认可,瑶族长鼓舞健身项目蓬勃发展。

3.2 文化自信民族认同的内驱

令误比特率为汉明重量为ωr,i,bλ为中第λ(1≤λ≤wr,i)个1所在的位置,vj=(vj,1,vj,2,…,vj,mn)为矩阵V第j(1≤j≤L)行.当时,若则{vj,bλ}中无错误或有偶数个错误比特;反之,则{vj,bλ}中有奇数个错误比特.因此

3.3 助推“美好生活”的手段

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认为符号不是单纯的记号,它是信息的外在表征,是文化创造的一部分。由于居住环境闭塞瑶族人民通过舞蹈表达感情、描述感受、传达思想等。人们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事物的性质及关系转化为舞蹈动作,并通过长鼓舞的形式解读进行还原,长鼓舞成为了瑶族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符号。长鼓舞综合了瑶族历史、宗教、审美、生活等多重结构和象征意义,是瑶族综合的文化内涵。长鼓舞文化由简单到繁华的符号化演变过程包括:一是表示神灵的庇护;二是表示祭祀标志;三是图腾的崇拜;四是信仰上或文化上的标志;五是表示有“人”向着“文化”的转换[13]。长鼓舞在历史变化与文化变异中传递、演变不仅以其完美的功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而且以其多彩的形式及丰富的内涵,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形成了今天具有认同与聚合的社会符号。

综上所述,可见长鼓舞的表演种类并不是简简单单可以一概而论的,它融合了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经过长期的积累沉淀而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形式,是瑶族千百年文化艺术和民俗生活的活化石。

全球化的发展下长鼓舞作为一种特色文化资源,已经与健身、休闲、旅游多行业融合,成为瑶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助推瑶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长鼓舞的传统文化丰富和优化瑶族休闲服务供给,健全旅游体系。通过创意设计、现代审美和艺术创造,将瑶族文化融入现实生活,用长鼓舞活跃体验市场和创意产业,带动瑶族地区经济发展,深层次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推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愿景[15]

4 瑶族长鼓舞的传承方式启示

长鼓舞的文化演变整合了社会的发展,衍生了当下的社会价值,但是在西方文化侵入和全球化浪潮的当前社会背景下,长鼓舞的传承方式应结合时代特征,打破复制继承、转化创新,使长鼓舞文化融入当下、服务当今。

4.1 发挥群众的自发性,催生“扩散效应”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侵犯行为倾向由早年学习获得。研究也证实,侵害有时由工作场所的偶然冲突引起,具有侵犯倾向的员工易被激怒而实施侵犯行为,而受害者会被污点化,他们因无法应对这种情境可能会持续受侵害[13]。研究证实遭受伤害的员工可能反过来以各种手段进行还击。研究者将受害者的应对方式分为四类:自我怀疑、消极应对、问题忽略和问题解决等。采取前两种应对方式的受害者会以类似方法对侵害者加以反击[14]。我们推测曾经有过侵犯行为的员工有可能还会实施侵犯行为,而受到过侵犯的员工可能还会受侵犯,或者他们会报复,或者他们会侵犯那些更容易受侵犯的员工。

瑶族长鼓舞是富有瑶族特色的文化,经过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发展至今,是瑶族精神之魂,这和瑶族民间艺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重视长鼓舞老艺人的传承作用,他们是瑶族历史的见证者,文化传播的纽带。他们通过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或者代代传承在长鼓舞的演变过程中起了关键的作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全面的技术是现在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吸引青年一代来传承长鼓舞,这才能将长鼓舞文化绵延发展。

[70][72][75]The Sta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1954,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Rome, 1954, p.85, 9, 27.

长鼓舞起源于表达人们收获的喜悦,渗透于生活各处;坚实的群众基础是长鼓舞传承与发展的基石。民俗节日是每个民族独特的自发组织,如盘王节、达努节、耍歌堂等节日;通过宣传栏、网站、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宣传瑶族民俗节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使得节庆活动更加丰富有内涵,依托节庆活动促进长鼓舞的传承,以此吸引更多人来传承长鼓舞,催生传承的扩散效应。

4.2 发挥政府主导性,衍生“多维效应”

政府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主导民族文化的发展。对内进行完善长鼓舞文化的政策法规的制定,引导长鼓舞传承向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政府有着大批社会资源肩负着挖掘、整理、普及民族文化的责任。政府可以引导科研工作者深入挖掘长鼓舞的文化,整理相关资料使世人更加详细全面的了解长鼓舞文化;政府可以开展长鼓舞文化传播培训班,培养大批的长鼓舞教练,分散到各个地区进行长鼓舞传播;政府可以搭建普及长鼓舞文化的平台,长鼓舞进社区、进农村汇演培养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外进行传播,将长鼓舞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大众长鼓舞和精英长鼓舞;长鼓舞练习不但可以愉悦身心还可以强健体魄,将长鼓舞和当地教育结合,改编成本地特色健身长鼓舞可以将区域内学生纳为传承人;培养高水平队员,使其能够在国内、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传扬长鼓舞的声誉,促进长鼓舞对外传播。

4.3 发挥商业驱动性,发挥“连带效应”

经济是地方发展的关键,商业价值是事物变化的内驱;随着社会的发展,长鼓舞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带了多层面的经济价值;第一旅游业,瑶族神秘悠久的原生态吸引了很多游客到来,除了欣赏长鼓舞的优美表演也要积极拓展体验旅游,让游客能够参与长鼓舞表演中,通过切身体验,能感受独具瑶族特色的长鼓舞文化,除了推动旅游发展外还能扩大长鼓舞的群众基础。第二服装业,绚丽多彩的瑶族服装是长鼓舞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传统和创新结合制作有民族特色的日常服装,催生游客的购买欲望。第三饮食,瑶族特色小食数不胜数,大盆菜、扣子肉、竹儿酒、竹筒饭等,精致特色使游客流连忘返。

在西方国家,从实质意义上而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因为,西方人是在充分实现个人权利的基础上,全力实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由此可见,西方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没有实质的差异,绝不是中国人所理解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更不具有道德的高低之分。然而,在中国,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却因社会环境的因素,成为水火不容的对立局面。从一定程度来说,还是国人并不理解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实质内涵,以及误解了西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错误地把社会本位作为一切的重心,完全抛弃了个人本位的价值。其实,推崇社会至上的理论,抹杀个人权利,迎合中国千年的所谓王道精神是极为愚蠢和愚昧的。

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发挥长鼓舞文化在社会发展、培育时代精神、造就时代新人、发挥文化自信等方面不可替代作用。

外墙外保温是在主体墙结构外侧用粘接材料固定一层保温材料,并在保温材料外侧抹砂浆或作其它保护装饰,在外墙根部、女儿墙、阳台、变形缝等易产生热桥的部位,采用外保温技术,可显著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目前主要采用的方式有:聚苯板保温砂浆外墙保温、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聚苯颗粒浆料外墙保温等。外墙内保温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总之,外墙保温材料要选用导热系数小的保温材质,减少室内外的热交换。另外,也可利用植物来调节气温,如在建筑物西侧墙面上种植爬山虎,有利于吸尘和降噪,减少温室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一凯.湖北龙舟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8.

[2] 怀特,崔树义.中国城市社会控制体系的弱点[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0,06:45-47.

[3] 董亚竹.诺邓民族村文化变迁与旅游经济互动关系研究[D].大理大学,2018.

[4] 陈世莉.瑶族长鼓舞文化研究—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D].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王帅.广东瑶族长鼓舞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

[6] 涂传飞.农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变迁的启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06-07.

[7]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7:390-392.

[8] 曾晓进.变迁、互动、交融与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台江苗族体育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社.2012:28-30.

[9] 张国明.瑶族与长鼓[J].民族艺术,1986(01),71-72.

[10] 《中华舞蹈志》编辑委员会编.中华舞蹈志—广东卷[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65.

[11] 周大鸣、卢俊彪著:珠江流域的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M].广州: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170-171.

[12]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舞蹈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906.

[13] (日)竹村卓二 著,金省萍,朱桂昌译.瑶族的历史和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09.

[14] 代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22(6):33-36.

[15] 白晋湘.从传统到现代—对中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8,07(38):21-22.

Cultural Evolution of Long Drum Dance of Yao Nationality

Yang Ling,Wang Guizhong

Abstract: Long Drum Dance, as a symbol for Yao Nationality, has grown into a unified cultural in different forms, which is no longer an exact duplicate of this cultural heritage with the passage of time.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ng literature data and field surve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Long Drum Dances in history and explores deeply the values and enlightenment from the dances.

Key words: Yao Nationality; Long Drum Dance; cultural evolution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共建项目(体育类)(项目编号:GD16XTY16);2016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广东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创新”;2016年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2016010)

第一作者简介:杨玲(1986-),女,河北邢台人,中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与健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Sport College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20)05-0021-4

doi: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20.05.011

文章来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网址: http://www.tykjwxtbzz.cn/qikandaodu/2020/0522/350.html

上一篇:警察院校武术课程防卫控制技术训练与心理干预
下一篇:自主招生测体育,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投稿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编辑部|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版面费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论文发表 |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